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Timeline Photos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中元、佛欢喜日与盂兰盆节是汉字文化圈一个传统节日,道教称为中元节、地官诞,佛教称为佛欢喜日、僧自恣日、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在汉字文化圈不少地区都有相关的节日活动,近世以来的习俗是佛教的佛欢喜日、盂兰盆节,道教的中元节,加上东亚巫觋宗教及民间信仰习合而成。 节日的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些地区改为格里历7月15日。 起源 佛教徒在佛欢喜日供养众僧,以功德回向父母,称为盂兰盆法会,后来这天就有了盂兰盆节的名称。 道教的中元节在同一天,这天在道教中又是地官诞,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习俗,并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并由个人的祖先扩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与佛教做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脱的仪式目的相似,且同样符合东亚传统的孝道,于是佛、道的习俗结合起来 目连救母 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犍连(简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 佛陀告诉他,必须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时,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集合众僧的力量,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盂兰盆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उल्लम्बन,“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道教说法 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为三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地官诞是农民庆贺丰收、酬谢土地的日子之一,也是为亡魂赦罪的日子。 民间信仰 三教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布施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祖先等活动及各地巫觋宗教如中国巫觋宗教、日本神道教、朝鲜巫教、琉球神道结合,构成汉字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 华人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是地狱大门开放的月份,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到阳间接受人间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希望好兄弟得到安抚,保佑家宅平安,俗称为“鬼节”。 “普度”活动有公普和私普之分,公普是以地方乡团祠庙为中心的大型祭祀活动,私普是个人和公司行号自行进行祭祀的活动,活动可长达一个月,盂兰盆会或中元普渡就是为亡魂减轻罪孽,希望他们早日安息的祭祀活动。 特殊的日子在七月初一(开鬼门)、七月十五(地官大帝诞、普度)、七月廿九(大众爷诞)和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诞、关鬼门),其他七月的神诞并不结合在普度的祭祀活动。

Check Also

仁爱大选:国阵宣布居銮巫青团团长为候选人

仁爱大选:国阵宣布居銮巫青团团长为候选人

居銮巫青团主席赛义德·侯赛因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