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移工2:为何他们蜂拥到马谋生?

焦点

若马来西亚真如所说般糟糕,为何孟加拉人仍对大马趋之若鹜,不惜千里迢迢来马讨生活?反人口贩卖专家费曼(Matthew Friedman)说,答案很简单:回家是失败耻辱,所以他们宁可撒谎。

“很多人(就海外工作与生活环境)撒谎。他们不要其他人知道,自己被骗了。”

“这造成更多人离乡。这人说自己过得不错,那人也这么说,再有一人说自己过得好,虽然新移工探听到一些可怕的故事,但他们还是去了。”

费曼早前在新加坡的一场论坛中,向媒体一针见血地点出移工离乡背井,蜂拥而至其他国家工作的原因。

费曼从事反人口贩卖工作约20年,创办了“湄公河俱乐部”(Mekong Club),旨在协助私人界研究它们的供应链,防堵移工中介公司有机可趁的漏洞。

“没人能回购自己的地”

费曼于上世纪90年代在孟加拉工作。他访问750名孟加拉移工后发现,他们大多数是“新兴中产阶级”,拥有稳定工作,却期盼到国外找到更好的工作。

纳欣(Nasim Ahmed,见图)来自孟加拉达卡的移工维权组织Ovibashi Karmi Annayan(简称Okup)。他相信,到外国找到更好工作,是一种痴心妄想。

纳欣曾访问数百名从马来西亚返国的孟加拉人。这些人最近才回国。

“没有一个人有本事买回他们(出国前)所卖掉的土地。”

移工汇款是一个大商机

他说,大部分移工为了支付出国费用,若非卖掉土地,就是借高利贷,一些则向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借贷利率比较合理的贷款。

这些非政府组织提供贷款,是避免移工借高利贷的权宜之计。

政府也能从劳工迁徙中赚钱。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移工汇款占了孟加拉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2%。

这也是金融界的大商机。去年,孟加拉城市银行有限公司在吉隆坡开设第3间银行分行,预计在马工作的孟加拉移工,每年能汇款约10亿令吉。

付高昂费用不保证前途

虽然乘船是比较便宜的选择,但纳欣说,仍有很多移工无法承受,挤在在小小拖网渔船的辛苦,而选择乘飞机到他国工作。

但他点出,尽管选择搭飞机必须支付40万塔卡(约2万令吉)的中介费,比选择乘船的中介费多一倍,也比取得孟加拉政府工作准证的费用高出5倍,但没保证他们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那中间有4、5、或甚至6层的中介代理和次级代理和中间人……每一层抽取10%的费用。”

“一个村民会到市集说,‘我考虑到马来西亚’,消息就会传到村子的中间人,他会告诉次级代理,次级代理会转告主要中介代理,他会招募此人,将这些人交给在达卡的运送代理人。”

他指出,尽管中介代理向移工承诺,他们将住在有空调的房间。每个月可赚4000令吉,但最终大部分所能赚到的钱,只是所承诺的一半。

“不会有正确的信息。他们在兜售这个‘马来西亚之梦’。他们推销国油双峰塔,大都会,还有无限的机会。”

那些受骗的移工,最终将求助无门。

孟国政府拟限制中介费

这些中间人通常富裕,且拥有政治联系,在地方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即便一名返国的移工成功到法庭兴讼,但他们手上所掌握的文件证据,通常只是寥寥可数。

Okup组织劝告那些孟加拉移工,向各区的政府官员注册,确保资料库拥有他们的资料。

孟加拉与大马政府正在敲定协议,以允许150万名孟加拉移工来马工作。他们将从这资料库中挑选员工。

在这个新安排下,孟加拉政府要限制移工的迁徙费用,最多只是3个月的薪水,或大约3000令吉。

孟加拉国际雇佣代理协会(Bangladesh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cruitment Agencies)副主席阿里(Ali Haider Chowdury,见图)声称,这是可行的方案。

在这之前,副首相阿末扎希胞弟阿都哈金(Abdul Hakim Hamidi)的即时网公司(Real Time Networking),积极争取成为大马引入孟加拉移工的电子中介。

不过,政府最终舍即时网,择Synerflux公司,这家公司一度被指与前内政部长阿兹米(Azmi Khalid)有关。

登记资料库难杜绝中介

纳欣指出,虽然孟加拉国际雇佣代理协会将使用资料库来招纳移工,但此举无法保证杜绝中介。

他表示,这是因为,那些赶着要出国的移工,不太相信政府官僚。

他说,这些移工在资料库登记后,仍有不少投诉,但这些投诉最终音讯杳然。

成功在大马打拼并回到孟加拉退休的纳兹曼(Nazmun)就说,“所有的代理都会撒谎。好代理是不存在的。”

但他悲观的说,这些移工要到国外谋生,除了通过这些代理,已没其他管道。

纳兹曼说,就算有人到达卡直接找上主要中介代理,他恐怕必须等上3年,可能意味着他必须在无法肯定取得工作准证的情况下,不断往返家乡与达卡。

前文:孟国移工1:“马来西亚梦”及其陷阱


艾迪拉(Aidila Razak)是《当今大马》团队一员。此文原文是“Land lost, debt-ridden, yet more flow from Bangladesh”,是作者参与亚洲记者协会(Asia Journalism Fellowship)课程的作品,译者是李龙辉。

亚洲记者协会是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Temasek Foundation)所资助。

新聞《当今大马》

Check Also

事实核查:老年司机更新驾照没有新规定

事实核查:老年司机更新驾照没有新规定

一份反对政府据称吊销老年人驾驶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