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日征文:拥抱多元II

大马日征文特辑

为欢庆马来西亚日,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今年主办“拥抱多元”公开征文活动,希望各界透过书写,分享文化交流体验,藉此提醒社会尊重与包容差异的重要性。感谢当今大马成为媒体伙伴,刊登本活动优胜作品。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语言、文化、宗教并存的国家。我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习俗……正常来说,“不同”会使事物变得复杂;然而,自独立的63年来,马来西亚的“多元”一直都造就了和平共处的人民与独特的社会。

身在东马沙巴的我,比起半岛的孩子,更加能体验到三大种族——华、巫、印的多元性。这是因为沙巴种族结构主要由原住民、非回教徒土著和回教徒土著组成。在这里,大家和睦共处,互相接纳,并且不排斥融入到彼此的生活当中。异族一同欢庆佳节,如农历新年、开斋节和沙巴独有的丰收节,都是常态。在美食中心,各族聚集一起用餐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根据统计,沙巴族群就有32种。异族之间通婚已是普遍现象,彼此口抄方言也是家常便饭,使得各族之间的差异更加不明显,无形中拉近了各族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浓缩世界”越发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即没有影响社会平衡发展,也让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建立了一个和平与稳定的社会。

我就读的小学是一所国民型华小,大部分同学都是异族同胞,因此,那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与非华裔同胞一块相处的记忆。每当老师在班上发问时,坐在课室最后排的我总是看见不同肤色的手臂迅速举起,听见大家用不一的腔调抢答,争先恐后却又不时传来欢笑声。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后,我和伙伴们穿着充满汗臭味的衣服继续在操场上奔跑,捕捉着五颜六色的蝴蝶。它们就像是不同种族的我们,是一种美丽又和谐的存在 。回想起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我总会莫名地感到幸福。

多元差异与平等共存

一眨眼,短短六年逝去,我展开了新的六年独中之旅。在小型独中里,虽然华人居多,但我们并不会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一个人。内陆区只有五千多的人口,而印度人不到1%。初一那年,我有幸与一位令我刮目相待的印度同胞同班。他是班里最出众的学生,黑而亮的肤色让人们无法不注意到他,格外洪亮的声音也使他在各个演讲比赛和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他待人友善,妈妈更是“爱屋及乌”,时常都准备印度餐点让我们品尝,还大方地和我们解释道每道食物的由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印度人的习俗和文化。

蓝色圈子为作者。

在我居住了18年的小镇里,更是真切地体会到多元种族、文化的生活。这里的当地人被称作“丹南人”。一听到“丹南”这个词,我不尽想起菜市场里那些和蔼可亲的卡达山人、杜顺人、马来人、华人……一同坐在自己的档口卖菜。不管客人是否和自己同种族,他们总是笑脸迎人,用心对待每个客人。对于讨价还价这种事,大家也都是在一片欢笑声中解决,并没有谁对谁出现过任何敌意。

多元,是不同风貌的展现。我们由不同信念、行为、肤色、语言、文化组成,而彼此的关系是互相扶持且平等存在的。一个成熟的多元社会就能够完全体现公平、平等、正义等民主核心,并且给予每一个人尊重。“多元”是个非常贴切地描绘马来西亚的形容词,而“拥抱多元“则是能够形容马来西亚人民共存方式的最好的动词。

在21世纪中,思想如此开放的年代,我们处在多元的浓缩世界中。大家应该学习的不是怎么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而是从别的种族的特殊文化中学习内涵,并尊重多元所带来的每一种独特性。世界是一个地球村,而马来西亚就是地球村里最富有异样色彩的部落,身为良好公民,更是不应该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一切,而是要拥抱多元,为这个部落带来更多的美好与繁荣!


徐婧颖,沙巴丹南崇正中学的学生。

本文为“拥抱多元”2020年马来西亚日征文优胜作品之一,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举办选稿。此征文计划旨在鼓励各界书写,分享文化交流体验,藉此提醒社会尊重与包容差异的重要性。《当今大马》为本计划的媒体伙伴。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阅读更多

Check Also

超越头条新闻:《当今大马》对无障碍的承诺

超越头条新闻:《当今大马》对无障碍的承诺

《当今大马》 以其英语、马来语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